《闻莺怀邹继甫》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 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声音。诗人通过描绘旭日高槐的啼声、午风深竹的鸣叫,以及莺声,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首句“旭日高槐啼欲断”,诗人以高槐上的啼声,给人一种欲断未断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清晨的静谧氛围。这里的“旭日”象征着新的一天,“高槐”则暗示了生命的存在和繁茂。啼声仿佛预示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第二句“午风深竹弄还长”,午后的微风穿过竹林,弄出长长的回响。诗人以午风和深竹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节奏和自然的和谐。这一句给人一种安静而悠扬的感觉,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意识和自然观。
接下来的两句“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是诗的转折点。诗人笔锋一转,将目光转向了“省廊”,也就是古代官署或学府的廊道。这里的“莺声似省廊”,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和谐的向往。即使身处“绝域”,也仍然有像省廊一样的地方,有像莺声一样和谐的声音。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在自然和声音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和谐与知识的追求。这种主题贯穿于整首诗中,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此外,诗人还通过具体的意象和语言,如“旭日”、“高槐”、“午风”、“深竹”、“莺声”等,将抽象的主题具象化,使得诗歌更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提高了其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思考的宝贵资源。
|
创作背景
《闻莺怀邹继甫》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作者胡直与邹继甫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可能在某个时期因某些原因分别,而这首诗则是胡直在听到莺声时怀念起友人邹继甫所作。二是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对社会的关切和感慨,这首诗也可能是胡直在借莺声表达自己的忧思和感慨。
这只是基于诗歌标题和作者背景的一种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史料。
相关诗词
-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
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
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
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
高城。
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
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
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
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
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冠盖早朝星在树,管弦春宴月当花。
盛时繁丽应如昨,把酒闻莺肯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