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主司王起》

满朝朱紫半门生,新榜劳人又得名。
国器旧知收片玉,朝宗转觉集登瀛。
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所处官场环境为背景,通过描述一位官员的得意及荣耀,表达了诗人的羡慕、敬佩和祝福之情。 首联“满朝朱紫半门生,新榜劳人又得名”,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官场环境,大部分官员都是诗人的学生,场面壮观而亲切。这一联中,“朱紫”代指官员的华贵服饰,“门生”则表示师生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官场环境。而“又得名”则表达了这次科举考试中,这位官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人感到欣慰。 颔联“国器旧知收片玉,朝宗转觉集登瀛”,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期待。“国器”在此指代这位官员的才能和品质,“片玉”则表示其才华出众,如同玉石般珍贵。“转觉集登瀛”则表达了这位官员在官场上的成功和荣耀,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和羡慕。 颈联“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描述了这位官员与同僚们共同升迁的美好景象,以及他为家族带来的荣耀。“翰苑”代指朝廷,“花源”则表示他即将前往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成功和荣耀。 尾联“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祝福。“莲峰”代指高尚的品格,“听雪唱”表示人们的赞誉,“仙曲意怔营”则表达了人们期待他继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政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环境的赞美,对友人成功的羡慕和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即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竞争压力。
创作背景
《和主司王起》是唐朝诗人崔轩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关。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主司则是负责主持考试的官员。王起是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曾担任过主司的职务。 据推测,崔轩的《和主司王起》可能是在王起担任主司期间,为了表达对其的敬意和颂扬而创作的。诗歌内容可能涉及对王起才华、品德和功绩的赞美,以及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和期待。通过这首诗,崔轩展示了自己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王起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诗词关键字: 旧知 门生 九族
相关诗词
  • 1
    [唐]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
    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 2
    [唐]
    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
    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
    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曾随玉树荣。
    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
  • 3
    [唐]
    昔年桃李已滋荣,今日兰荪又发生。
    葑菲采时皆有道,权衡分处且无情。
    叨陪鸳鹭朝天客,共作门阑出谷莺。
    何事感恩偏觉重,忽闻金榜扣柴荆。
崔轩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