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太湖笠泽虹桥》
范蠡避名湖上去,季鹰乘兴日边归。 洲连笠泽春游远,路入松陵夜钓稀。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范蠡、张翰两位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范蠡避名湖上去,季鹰乘兴日边归。”这两句借用范蠡和张翰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隐居避名湖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后,他看破了功名利禄的虚妄,选择了泛舟五湖、逍遥自在的生活。张翰则是东晋的一位文人,他以“莼鲈之思”为借口,辞官归隐,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他们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洲连笠泽春游远,路入松陵夜钓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笠泽是太湖的古称,松陵是今江苏吴江的古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太湖畔的景色,展现了作者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春天,作者在太湖中的小岛上悠闲地游玩;夜晚,他则在松陵的湖畔垂钓。这些场景都充满了自由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范蠡、张翰的行为和太湖畔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通过诗中的语言和意象得以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同时,吴江太湖地区也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此外,诗歌创作往往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俞可能是在游览吴江太湖笠泽虹桥时,被美景所感,或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所思考,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同时,诗歌也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俞可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总之,《吴江太湖笠泽虹桥》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
-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
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缺处补。
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
三秋正中夜当午,佳期不拟姮娥误。
酒杯狼籍烛无辉,天上人间隔风雨。
玉女莫乘鸾,仙人休伐树。
天柱不可登,虹桥在何处?
帝阍悠悠叫无路,吾欲斩蜍蛙磔冥兔。
坐令天宇绝纤尘,世上青霄粲如故。
黄金为节玉为辂,缥缈鸾车烂无数。
水晶帘外河汉横,冰壶影里笙歌度。
云旗尽下飞玄武,青鸟衔书报王母。
但期岁岁奉宸游,来看《霓裳羽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