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林亭,仿佛是幽深的岩脉的另一分支,像极了天台山。诗人坐在亭中,题写诗句在蕉叶上,酒醉后触碰藤花,让花朵落在酒杯中。白鸟悠然自得地在山里飞翔,红鳞的鱼儿在明镜般的水中自由游弋。诗人在此地终年吟诗作赋,早晨起来寻找灵感,直到傍晚才归去。 首联“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林亭,仿佛是幽深的岩脉的另一分支,像极了天台山。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林亭与天台山相提并论,既表现了林亭的幽深,又凸显了其与天台山的相似之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颔联“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林亭中的生活场景。诗人坐在亭中,牵着蕉叶题写诗句,酒醉后触碰藤花,让花朵落在酒杯中。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洒脱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颈联“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白鸟和红鳞在山中自由飞翔,水中的景象如同明镜般清澈。这一联描绘了山水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尾联“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长久的喜爱,他在此地终年吟诗作赋,早晨起来寻找灵感,直到傍晚才归去。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林亭的清幽、诗人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一首
《晚春》
诗词关键字: 指画 蕉叶 薄暮
相关诗词
  • 1
    [宋]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 2
    [唐]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
    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
    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 3
    [宋]
    山阴地胜冠江吴,今得贤侯自禁途。
    侍从暂虚青琐闼,藩宣新剖玉麟符。
    移时前席辞旒扆,不日重城歌袴襦,想到蓬莱游未遍,已应归步在云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