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 
| 这是一首对古代朝会的赞诗,以礼赞君王尊敬儒学、赏识人才的英明作为。首先,我们通过诗歌欣赏太学时观礼这一主要场景,展现了朝会威仪与雅乐的气氛。诗人从晨光初照太学、人们身着礼服佩戴环珮、古乐渐渐停止、清歌几处响起等细节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朝会中庄重而典雅的氛围。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描绘出朝会中的威严仪态和华丽服饰,既体现出古人的礼节规范,也暗示了朝会中人们恭敬而有序的态度。而“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则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古乐渐渐停止,只有几处清歌尚在耳畔回响的情景,这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更加烘托出朝会的庄重和肃穆。 诗中的“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进一步强调了礼乐的重要。“六和”与“九奏”代表了音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远吹”与“动云”则展示了音乐的传神效果,表达出君王对礼乐的重视和儒学的尊崇。 诗的结尾“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尊儒学、赏识人才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有幸参加这样的盛会而感到荣幸,愿意以此诗来颂扬这次朝会的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朝会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君王尊儒学、重人才的英明作为,同时也体现了朝会庄重肃穆的氛围和儒学文化的深厚底蕴。整首诗语言简练、用词精确,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氛围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了朝会的庄严和儒学的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