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对古代朝会的赞诗,以礼赞君王尊敬儒学、赏识人才的英明作为。首先,我们通过诗歌欣赏太学时观礼这一主要场景,展现了朝会威仪与雅乐的气氛。诗人从晨光初照太学、人们身着礼服佩戴环珮、古乐渐渐停止、清歌几处响起等细节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朝会中庄重而典雅的氛围。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描绘出朝会中的威严仪态和华丽服饰,既体现出古人的礼节规范,也暗示了朝会中人们恭敬而有序的态度。而“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则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古乐渐渐停止,只有几处清歌尚在耳畔回响的情景,这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更加烘托出朝会的庄重和肃穆。 诗中的“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进一步强调了礼乐的重要。“六和”与“九奏”代表了音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远吹”与“动云”则展示了音乐的传神效果,表达出君王对礼乐的重视和儒学的尊崇。 诗的结尾“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尊儒学、赏识人才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有幸参加这样的盛会而感到荣幸,愿意以此诗来颂扬这次朝会的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朝会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君王尊儒学、重人才的英明作为,同时也体现了朝会庄重肃穆的氛围和儒学文化的深厚底蕴。整首诗语言简练、用词精确,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氛围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了朝会的庄严和儒学的深远。
创作背景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是唐代文人滕珦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释奠礼有关。释奠礼是一种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主要是用来祭拜孔子及其他圣贤。在唐朝,这种礼仪被定为国家的重要典礼,每逢释奠日,皇帝会亲自参加,文武百官也会齐聚国学(古代的中央官学),一同观摩祭奠仪式。 滕珦作为唐代文人,参加了这一盛大的典礼,并观礼于国学。在典礼上,他听到了雅颂之声,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儒家文化、圣贤之道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礼仪盛况。 综上所述,《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释奠礼和滕珦对儒家文化、圣贤之道的崇敬之情。
诗词关键字: 太学 清歌 圣上
相关诗词
  • 1
    [隋]
    敬逊三德。
    厥修六艺。
    师圣发蒙。
    尊儒启滞。
    若括资羽。
    如金待砺。
    雅道聿兴。
    教学无替。
  • 2
    [隋]
    希代明王。
    应期圣主。
    裁成品物。
    奄有区宇。
    篇籍芬场。
    尉书照府。
    笼猌七十。
    驱驭三五。
  • 3
    [隋]
    于赫上嗣。
    毓德元良。
    崇贤既辟。
    驰道飞芳。
    仪刑震象。
    问望离方。
    夏戈秋钥。
    日就月将。
滕珦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