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野僧》

野僧尘虑尽,住在最深峰。
庭树巢孤鹤,崖湫宅老龙。
瀑绡悬百尺,云幌羃千重。
静里玄机发,登楼夜击钟。
作品赏析
这首诗《野僧尘虑尽,住在最深峰》是一首对山林野僧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深山之中的僧人,他的尘虑尽去,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首联“野僧尘虑尽,住在最深峰”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僧人远离尘世喧嚣,居住在深山之中的形象。这里的“尘虑尽”表达了僧人内心的清净无染,而“住在最深峰”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所处环境的幽深僻静。 颔联“庭树巢孤鹤,崖湫宅老龙”则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象和崖壁上的水潭,进一步展示了僧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和自然。孤鹤在庭院中筑巢,老龙在崖湫中栖息,这些自然景象与僧人的清净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僧人的超脱尘世。 颈联“瀑绡悬百尺,云幌羃千重”则描绘了山中瀑布和云雾的景象。瀑布如同一条绡布悬挂百尺高,云雾缭绕如同帷幔笼罩千重山峦。这些自然景象为山林增添了神秘和壮美的氛围,同时也为僧人的修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尾联“静里玄机发,登楼夜击钟”则表达了僧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领悟玄妙的道理,并在晚上敲钟唤醒众生的修行。这里的“夜击钟”不仅是一种修行方式,更是一种唤醒众生的使命和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野僧的清净生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引导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诗词关键字: 玄机 住在
相关诗词
  • 1
    [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2
    [唐]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 3
    [唐]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余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
    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
    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