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描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与诗人内心的喜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树在溪无影”,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当微风吹过,树影摇曳,映在溪水之中,没有了踪影。这种美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仿佛身临其境。
“禽来鹘未知”,次句则展示了另一幅生动的画面。禽鸟飞来,而鹘却不知其为何物。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飞禽比作鹘,以表现出它的活力与生命力。而“未知”一词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界的神秘和未知,引人遐想。
第三句“爱花留润与”,则将笔触转向了自然景色的另一个方面——花朵。诗人表达了对花的喜爱,并希望它们能够保持鲜艳美丽。这里的“留润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花朵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愿,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一句“避日卷阴移”,描绘了花阴下的植物在阳光下躲避日光的场景。阴凉的植物在阳光下会自然地卷起叶片,避免阳光的照射,从而保持阴凉。这一描绘展示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以及对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的理解。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创作背景
**李觏的《雾》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感悟**。诗人通过对雾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雾的奇特和多变。在雾中,树木在溪流旁失去了影子,飞禽和猛禽的出现也无法被预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雾对环境的影响,如爱花的人会留住润泽,而避日的人则会卷起阴影移动。
此诗通过对雾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变幻莫测。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查阅诗歌鉴赏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