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望黄山》
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 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黄山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感慨。
首句“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直接点明诗题,描述了作者在黄山楼上看到的黄山美景,但由于未能攀登上去而感到遗憾。作者用“水石云霞”等自然景观来描绘黄山的美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山的奇特之处。同时,“未得攀”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亲自攀登黄山的遗憾之情。
次句“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间”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山三十六峰拟人化,说它们在嘲笑作者在尘世中忙忙碌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感慨,也揭示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纷纷尘事几时间”更是强调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山美景和对尘世纷扰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
创作背景
**《登楼望黄山》是宋代诗人徐师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徐师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这是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代。诗人亲自经历了战争的苦难,见证了国家的兴衰更迭,对家乡和故国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登上了高楼,远望黄山,被黄山的美景所吸引,同时也因景生情,思绪万千。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郁和悲痛,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乡和故国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描述了黄山的美景,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时代的烙印。
相关诗词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