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胡帅见和用韵再寄》

国步谁为醒,民生乃见兵。
选贤丞相府,持节伏波营。
健笔千钧重,无锋一鸟轻。
片南多兴绪,相忆暮云平。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命运、民生疾苦以及对于贤能人才的期待。每一句都富含深意,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首句“国步谁为醒,民生乃见兵”中,“国步”指的是国家的命运,“谁为醒”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询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沉睡的深深忧虑。而“民生乃见兵”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看到了民生疾苦才引发了战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关切。 “选贤丞相府,持节伏波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选拔贤能、整顿军纪的期待。希望丞相府能够选拔有德有才的人,而军队也能够遵守纪律,以维护国家的安定。 “健笔千钧重,无锋一鸟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的赞美。诗人用“健笔”比喻才华,笔力千钧,无可匹敌。而“无锋一鸟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没有被赏识的惋惜,人才如同无拘无束的一只鸟,可以轻易地飞向高处。 最后一句“片南多兴绪,相忆暮云平”中,“片南”应该是指诗人所在的地区,而“兴绪”则是指国家复兴的希望。“相忆暮云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思念,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命运、民生疾苦、选拔贤能、赞美才华以及思念国家等多个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关切以及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其语言精炼,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持节 暮云 丞相
相关诗词
  • 1
    [宋]
    虎头骨相生来无,谈天吻燥斋肠枯。
    欲从底处觅膏润,凝香燕寝烹牛酥。
    鹅儿黄拂冰肌肤,关中穰下远不如。
    已令炊饼作十字,今晨盛馔非伊蒲。
  • 2
    [宋]
    本朝求治切,大府课功频。
    葵藿长倾日,槐枫远被宸。
    深心怜父老,慈训念君亲。
    奉计他时事,仍看汉相真。
  • 3
    [宋]
    征南下车再寒暑,比屋罢民手摩抚。
    使渠安业不扰渠,恐负来时天上语。
    汉官题名当家谱,向来诸公孰为伍。
    天下中庸有胡公,不畏强御陈仲举。
    年时丞相双旌举,南浦飞云作霖雨。
    文昌戎政念得人,谁令两公归接武。
    周宣中兴藉方虎,秦王学士开天府。
    只今陛下更辛苦,要折遐冲付尊俎。
    忍饥种麦未盖土,军民嗷嗷两难处。
    从容宫漏未遽移,亦及渔樵人物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