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雨集》
不量晴雨便称卮,雨过楼头别一姿。 画壁云香从座起,筠帘风影逐波移。 歌残烛炧春衣怯,语杂觞条夜漏迟。 带湿管箫疑半咽,城乌啼上隔墙枝。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夜晚雨后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首句“不量晴雨便称卮”,意思是诗人不管天晴下雨,都能怡然自得,喝酒取乐,十分随和。一句看似平淡,却饱含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洞察与豁达的胸襟。
“雨过楼头别一姿”一句,写雨后园林之景。经过雨水洗涤过的楼阁、池塘、花木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别具一番风姿。
“画壁云香从座起”描写的是云影在画壁上游动,使人感到楼阁中升腾起云气,随着云气的飘动,帘子也被风吹动,影子映照在竹帘上随着水波移动。这一句笔法空灵,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歌残烛炧”以下四句,写诗人酒意上涌,歌声不断,说话也多了起来,直到夜深还有人在窃窃私语。这一部分描写诗人酒后的情态,十分传神。“带湿管箫疑半咽”,这一句中的“带湿”二字十分传神,既表现了夜雨的轻微,又表现了诗人酒后的慵懒情态。接下来的“城乌啼上隔墙枝”一句将整个画面引入到城市之中,让人感受到深夜乌鸦的叫声透过城墙,也显示出了一种幽深的意境。
全诗描绘了春天的夜晚雨后的景色,同时也通过景物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诗人以一种悠闲的姿态面对自然和生活,没有紧张和匆忙,表现出了一种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和智慧,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创作背景
《湖楼雨集》是明朝文人陆懋龙所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文学繁荣,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社会现象。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为《湖楼雨集》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2. 个人经历:陆懋龙本人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和生活阅历,他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哲理有着独特的感悟。在创作《湖楼雨集》时,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融入其中,使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3. 创作灵感:作品名称《湖楼雨集》中的“湖楼”和“雨”元素,很可能作者在某次雨天在湖边高楼上的所见所感,引发了创作灵感。同时,作者也可能借鉴了前人的诗词作品,进行了再创作。
总之,《湖楼雨集》的创作背景是多方面的,既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灵感。
相关诗词
-
阳春和气动。
贤主以崇仁。
布惠绥人物。
降爱常所亲。
上堂相娱乐。
中外奉时珍。
五味风雨集。
杯酌若浮云。
-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
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
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
飞腾作势风云起,奇变见犹神鬼惊。
扫除近代新诗话,惝恍诸天闻乐声。
兹事混茫与微妙,感人千载妙音生。
-
暮雨过前溪,春云四野低。
望开山更合,看出树重迷。
池外花交吐,岩间鸟半栖。
烟芜千里色,弥使客心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