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香案当衙拜凤书,使君旌节下姑苏。
宾朋唱和诗千首,耆幼扶携酒百壶。
野树遮藏过建业,乱山迎送出江都。
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官员在苏州的礼仪活动,其中包括了宾客的聚会、风景的描绘以及离别的感伤。 首句“香案当衙拜凤书,使君旌节下姑苏。”描绘了官员在衙门中举行仪式,接受表彰,而苏州的地方长官则派遣使者护送他。其中,“香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习俗,用于摆放书信、符节等重要物品。“旌节”则是古代使者所持的标志物,代表了权威和尊严。 “宾朋唱和诗千首,耆幼扶携酒百壶。”描绘了宾客间的欢聚和欢乐,人们互相唱和诗歌,欢饮百壶。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也表现了人们对和谐、欢乐的追求。 “野树遮藏过建业,乱山迎送出江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树木掩映,山峦起伏,仿佛在为这位官员送行。这里也暗含了离别的感伤,因为官员即将离开此地。 最后,“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表达了离别后的感伤和思念之情,西风萧瑟,无法与友人一同回归,只能在藕花前望着舳舻远去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礼仪活动、宾客欢聚、自然景色和离别感伤等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自然审美和离别情感等元素。
诗词关键字: 舳舻 香案 迎送
相关诗词
  • 1
    [宋]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
    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
    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
    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 2
    [唐]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 3
    [元]
    倚空台榭,爱朱阑飞瞰,百花洲渚。
    云岭回廊香径悄,争似旧时庭户。
    槛外游丝,水边垂柳,犹学宫腰舞。
    繁华如梦,登临无限情古。
    果见荒台落日,麋鹿来游,漫尔繁榛莽。
    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
    空铸千将,终为池沼,掩面归何所。
    遗风千载,尚听侬歌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