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世人住处我不住,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余,未达凡夫开眼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哲理诗,通过描述世人的生活状态和修行之路,表达了深刻的佛教思想和人生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了“世人住处我不住”,这是对世俗生活的否定。在佛教看来,世人的生活往往被物质和欲望所束缚,陷入无休止的轮回之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超越和超脱。 其次,“布施生天终陷坠”是对修行的描述。佛教认为,修行是通往解脱的道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行方法,可以摆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然而,即使在修行过程中有所成就,也可能会因为贪恋世间繁华而再次堕入轮回之中。 “灵光独耀更无余”是诗人对修行境界的描述。在修行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发现内心的灵光,这是一种超越物质和欲望的内在智慧和力量。灵光独耀意味着这种智慧和力量是独立于外在世界的,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最后,“未达凡夫开眼睡”是对凡夫俗子的描述。在佛教中,凡夫是指没有修行觉悟的人,他们生活在无明之中,无法看清生命的真相。即使在睡眠中,他们也无法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的解脱之道和人生智慧。它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解脱的境界。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觉悟,不要被无明所束缚,才能真正看清生命的真相。
诗词关键字: 无余 开眼 住处
相关诗词
  • 1
    [清]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 2
    [宋]
    尘埃谁复识瞿野,高座风生玉麈谈。
    露浥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鼻先参。
    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
    试叩禅关闻密语,前三三与后三三。
  • 3
    [宋]
    双树林间结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昙。
    玄风像栗餐亭午,堂下门徒且放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