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龙和谢师厚》

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
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
其长百丈围车轮,仿佛如辨鬣与鳞。
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
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
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
霆收无迹雨在物,吁龙出处何其神。
作品赏析
这首诗《龙于经传皆有云》是一首描绘龙的壮丽景象和神奇力量的诗。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被视为吉祥、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首联“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描绘了龙的传说和形象,暗示龙的品德和力量可以随环境而变化,既能显露出威严的一面,也能在需要时隐忍和屈伸。 颔联“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表达了诗人对龙的神秘和真实性的认识过程。起初只是听闻传说,后来亲眼所见,更加确信龙的神秘和力量。 颈联“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描绘了龙出现的场景,阴云密布,太阳昏暗无光,只见龙的巨大尾部如同车轮般垂下。 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龙的具体形象和神奇力量。“其长百丈围车轮,仿佛如辨鬣与鳞。”描述了龙的长度和宽度,如同车轮般巨大,鬣和鳞清晰可见。“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描述了龙的出现带来的惊悚和恐惧感,使人惊慌失措,甚至魂魄都被夺走。“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描述了龙在摇动和卷缩云彩时,云气随着岸边飞奔。 最后一联“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描绘了龙的神威和力量,它发出的惊雷震裂屋顶,暴雨倾泻而下,河水翻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龙的壮丽景象和神奇力量,表达了诗人对龙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和信仰。
诗词关键字: 屈伸 经传 云气
相关诗词
  • 1
    [明]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
    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
    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
    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
  • 2
    [未知]
    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
    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
    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
    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
  • 3
    [宋]
    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
    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
    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
    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
    青州阴德天知。
    只此事堪为崧岳祈。
    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
    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
    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观龙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