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
得见支郎半醉中,相将高阁咏南风。 岂缘避暑追河朔,自为伤春到瀼东。 说法竿头惭未会,谈经注脚喜能同。 何年许入云门社,办取青鞋出软红。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末夏初时节,游览瀼(Ràng)东,追忆支郎饮酒咏诗的情景,表达了与支郎情投意合的深厚友情。
首联“得见支郎半醉中,相将高阁咏南风。”直接描写作者见到支郎半醉中的情形,描绘出二人相携登上高阁,吟咏南风的美好情景。颔联“岂缘避暑追河朔,自为伤春到瀼东。”追忆前游,想象当时避暑追河朔的盛况,现在则是伤春到瀼东了。颈联“说法竿头惭未会,谈经注脚喜能同。”是说在听人说法、注释经典时能与支郎共同探讨,心中感到很高兴,但也有惭愧自己未能领悟佛法之意。尾联“何年许入云门社,办取青鞋出软红。”则是说何时能加入支郎的云门诗社,那时我就可以脱下尘世的软红(指红尘,旧时以红尘比喻俗世),穿上青鞋,作个云游的隐士了。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写景如画,充满了对支郎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云门诗社的向往,充满了隐逸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
创作背景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是明朝诗人陆伸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一次寺庙游览的经历。诗人陆伸在四月五日这一天游览了淮云寺,与寺庙中的仪上人进行了交流,仪上人请求陆伸根据限定的韵脚作诗,因此产生了这首诗。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通过描写寺庙的景色和与仪上人的交流,表达了对于自然、人生以及宗教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这既是一次游览寺庙的经历,也是一次心灵之旅,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综上所述,《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的创作背景是一次游览寺庙的经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宗教的感悟与思考。
相关诗词
-
子房悯浊世,意欲一洗为。
五日老人约,何乃数后期。
功成去学仙,辟谷从清羸。
岂不知自苦,反覆加深维。
志士极钻仰,坚高今益弥。
是为万世法,何止帝者师。
宁知取履时,几欲真殴之。
-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