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玄初尊师》
仙翁长炼九华丹,时有龙来问大还。 曾捧灵符归海上,故将霖雨洒人间。 紫箫吹月鸾双舞,白氅披云鹤共闲。 兰圃未滋春向暮,早须一噀破天慳。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其中描述了一位仙人老翁正在修炼,以及他的种种神奇之处。
首先,诗中提到了仙翁正在炼制“九华丹”,这是一种传说中可以让人延年益寿的仙丹。接着,诗中又描绘了一幅神奇景象,似乎有龙在询问大还之事,暗示了仙翁的神通广大。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仙翁曾经奉送灵符回到海上,也暗示了他能够掌握自然的奥秘,为人间带来吉祥。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仙翁与紫箫、白氅、鸾鹤等神仙灵物相关的场景,这些都是诗人为了表达出仙翁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形象。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再次表达了希望春天能够早些到来,以解救人间困苦的愿望。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的关爱和关怀,以及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神奇的仙境之中。通过这些描述和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道家思想的理解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
|
创作背景
《赠周玄初尊师》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张紞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张紞是明朝时期的文人,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社会思想活跃,文化繁荣。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学士常常通过诗歌等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的看法。
具体到《赠周玄初尊师》这首诗,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赠送给名为周玄初的道士的诗。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与周玄初道士的交往有关。可能作者与周玄初道士有着深厚的友谊,或者对道士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道士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另外,诗歌中的具体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教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这可能与明朝时期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有关。因此,可以说《赠周玄初尊师》的创作背景是明朝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个人经历的有机结合。
相关诗词
-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
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
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
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