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卷尽风和雨》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
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同乐与同尤”。诗人通过描绘晴朗的秋天和美丽的南山,表达了与朋友一起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首句“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描绘了秋天的晴空和清凉的天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和季节的喜爱。接下来的“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则描绘了南山的美丽和高远,以及扁州(即小船)的潇洒。 接下来的诗句,“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表达了与朋友一起游山玩水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茶文化的热爱。接下来的“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则表达了与朋友一起处理公事,然后一起享受快乐的愿望。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这三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胸怀壮志的情感。接下来的“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的主题是“同乐与同尤”,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卷尽风和雨》是宋代文人万某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可以推断出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波折与困苦时,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先,从词题《水调歌头·卷尽风和雨》来看,作者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人生的风雨与波折。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时,内心所经历的挣扎与抗争。 其次,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独特体悟。通过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和象征性的意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在面对人生波折时所产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
诗词关键字: 海气 晴日 公事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3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