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
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
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种田的诗,它通过描绘田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福田是丰饶的田地,资象德则是恩泽如德之形象,这表明作者是在描述一个美好的田地,是“圣种”的来源,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里用“幽薰”一词,描绘出田园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颔联“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形象地描绘了种田的过程。作者并没有强调用金子做成的工具,而是用彩色丝线编织成美丽的图案,这种朴素而美好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农耕的敬仰和赞美。 颈联“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的美丽景色。青翠的稻田与红色的稻田相互掩映,如同翠绿的丝织品在彩色的光辉中相互氤氲。这描绘了田园中的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着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尾联“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田野中的一草一木、一叶一茎的热爱与关注。尽管这片土地上还有其他各种农作物,但是作者却独独钟情于这片稻田中每一片翠绿的稻叶,它们不断向稻畦延伸生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景象和农耕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它以朴素而真挚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佛教文化和玄奘大师有关。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佛教学者和翻译家,他曾前往印度取经,并带回大量佛经进行翻译。这首诗描写了皇帝赐给玄奘袈裟衣的场景,反映了唐代佛教的盛行以及皇帝对佛教的支持。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以及玄奘大师在唐代人心目中的地位。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和文人墨客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诗词关键字: 掩映 成文 氤氲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