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作品赏析
这首诗《太湖风卷浪头高》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太湖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船夫在风浪中艰难维生的场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风卷浪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船夫在风浪中艰难维生的场景,也表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中的第一句“太湖风卷浪头高”,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太湖波涛汹涌的景象。其中,“风卷”二字,既点明了风浪的起因,又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浪头高”则形象地描绘了浪花高高涌起的场景,令人不禁为之心潮澎湃。 第二句“锦柁摇摇坐不牢”,通过对船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风浪的狂暴。由于浪头高起,船夫不得不依靠着船篷,这时船儿也跟着摇摇晃晃,难以保持平衡。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船夫在风浪中艰难维生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船夫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则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船夫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船夫靠着船篷窗,两眼下垂,一动不动地盯着船头船尾,目光中充满了无奈和无助。而船头船尾的烂弓刀则暗示了船夫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与风浪搏斗,用尽全力保护自己的财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太湖风浪的壮丽景象和船夫们在风浪中艰难维生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在诗人的笔下,风浪不再是自然的力量,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生命之歌。他通过描绘船夫在风浪中艰难维生的场景,呼吁人们关注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描绘太湖风浪的景象和船夫们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提醒人们关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
创作背景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中的第十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宋朝的灭亡,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和诗人,随同宋朝的幼主和谢太后等被元军押解北上,往返于上都和大都之间,达十余年。这期间,他目睹了国家的沦亡和民族的屈辱,心中充满悲痛和愤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以记录这段痛苦的历史和他个人的感受。其中,《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就是这一组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亡国之痛的抒发。
诗词关键字: 船尾 摇摇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3
    [唐]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