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葬后见形诗》

独卧经秋堕鬓蝉,白杨风起不成眠。
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夜襟损翠钿。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独卧经秋”为题,通过描绘一个被遗弃的宫女在秋风中难以入睡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悲伤和无助。 首句“独卧经秋堕鬓蝉”,通过描绘宫女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经过了漫长的秋天,头发像蝉翼一样散落,形象地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白杨风起不成眠”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女无法入睡的情景。秋风中的白杨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但这个宫女却无法入睡,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寻思往日椒房宠”一句,通过回忆过去受宠的时光,表达了宫女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椒房是宫殿的名称,也指皇后居住的房间。这里暗示了宫女曾经是皇后的宠妃,但现在却沦为孤独的境地。 “泪湿夜襟损翠钿”一句,以泪水打湿了夜晚的衣服,损害了头上的饰物,形象地表现了宫女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眼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这里再次强调了宫女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女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悲伤和无助。诗中运用了比喻、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等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遗弃的女子所面临的困境和悲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葬后见形诗》是唐代诗人张太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张太华的经历有关。据史料记载,张太华在唐肃宗时期曾担任过补阙一职,后因事被贬为衡州司马。在他去世后,友人发现他的形体显现,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描述了他死后显灵的情形。 诗歌表达了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的主题,同时流露出对逝者的怀念和追忆之情。通过这首诗,张太华向读者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思考。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诗词关键字: 寻思 白杨
相关诗词
  • 1
    [明]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
    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
    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鹤年避乱东海头,年深道阻生烦忧。
    乱靖还寻武昌路,泪痕滴满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侧,不惜黄金换沙石。
    此身尚在天地间,何事能令慰朝夕。
    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难下棺。
    仰首呼天雨中拜,雨为阁驻阴云端。
    葬后仓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
    是时送葬纷如云,祭奠争趋墓边路。
    母困干戈生别离,儿大母死才得归。
  • 2
    [明]
    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
    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
  • 3
    [宋]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
    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
    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
    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张太华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