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郑承事所作惠兰三首》

托迹不辞岩谷深,异於萧艾亦何心。
清风披佛自多事,斜日淡云香满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托根于岩谷之松表达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首句“托迹不辞岩谷深”直接点明了自己身居山林、不慕名利的志趣。诗人说,自己甘心隐居于岩谷深处,并不是为了贪图清净与超脱尘俗,而是因为厌恶那种像萧艾一样庸俗、趋炎附势的人生态度。第二句“异於萧艾亦何心”中的“何心”,即没有趋炎附势那样的庸俗心态,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志趣。 “清风披拂自多事”一句,诗人借风吹轻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高洁自得的心态。清风轻拂,白云满林,表现出诗人身居山林、心怀天下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俗、不慕名利的情怀。 “斜日淡云香满林”一句,诗人以夕阳西下、云淡风轻的景象收束全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斜日淡云之下,满林花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身居山林、心怀天下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身居山林、心怀天下的情怀。整首诗的韵律优美,节奏轻快,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创作背景
《题郑承事所作惠兰三首》是宋朝诗人陈鉴之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诗人对朋友的赞美:诗题中的“郑承事”是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才华和品德的赞美。 2. 兰花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兰花通常被视为高雅、清贞的象征。诗人可能借兰花来赞誉朋友的品格。 3. 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诗歌也可能是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包括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等。 这些都是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诗人的生平、与郑承事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下一首
《春兴》
诗词关键字: 清风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