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取木绵》
            
            
            
经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 均为世上一草上,有用无用迺如许。 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诗,作者通过描绘杨絮、芦花等无用的东西,表达了它们虽然无用,但却在世间的生长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给人以启示。
首两句“经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直接描绘了杨絮和芦花随风飞舞的场景,通过它们飘散在空中的形态,形象地表现出它们随风飘散的特性。
接下来“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通过对杨絮和芦花的进一步描绘,表明这些絮在寒冷的天气中并不能给人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只能随风飞舞,显得毫无用处。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均为世上一草上,有用无用迺如许”,通过对木绵的描绘,强调了它的作用和价值,指出它虽然看起来无用,但却能在世间的生长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四句“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再次强调了杨絮和芦花虽然有用但并不显眼的特点,同时通过诗歌的形式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吟咏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杨絮、芦花等无用的东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有用之物的肯定和赞赏。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价值,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无用之处,而要看到它们在世间的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 
             
创作背景
  
 《看人取木绵》是宋朝诗人宋自逊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棉花种植和加工有关。当时,棉花在宋代已经广泛种植,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木绵则是制作棉衣的主要材料。诗人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人们采摘木棉、加工制作棉衣的场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诗人描绘了农民辛勤采摘木棉的场景,以及制作棉衣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当时农村生活的风貌。
总之,《看人取木绵》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棉花种植和加工密切相关,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将这一场景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关诗词
                
 
 - 
           
                        
                        
                        
                            
                            
                           长夜气始凄,木绵被重裘。
端坐思古人,寒灯耿悠悠。
是时病初间,背汗仍未收。
学业坐妨夺,田芜废锄耰。
高堂有老亲,遍身无完?。
丈夫庇四海,而以俯仰忧。
口腹非所营,水菽吾当求。
明旦理黄犊,进我南冈舟。
                        
                         
                        
                                                    
                         
            
    
 
 - 
           
                        
                        
                        
                            
                            
                           江南木绵色逾白,晴雪纷纷铺簟席。
小机摇作鸦橹声,软弧弹罢秋云积。
殷勤少妇坐夜阑,风吹纷絮萦乌鬟。
丝僵水涩机杼促,轧轧轻梭玉指寒。
肝肠欲绝愁难绝,孤灯闪闪光明灭。
半将裁剪小儿衣,半将裁剪寄金微。
铜壶催晓眠不得,泪冰点点明罗帏。
                        
                         
                        
                                                    
                         
            
    
 
 - 
           
                        
                        
                        
                            
                            
                           铜梁县庭公事少,铜梁县市官桥小。
上山下山石作街,街南街北人家好。
人家好农不好商,婚男嫁女不出乡。
香芹煮羹饭有稻,木绵纺丝衣有裳。
陈郎邀我青樽满,情多已觉回鞭懒。
酒酣欲写铜梁歌,百钱买笔紫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