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 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 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 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禅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环境的热爱和敬仰。
“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首先描绘了通往禅境的道路,十里长的松树林围绕在道路两旁,而门庭则对着神秘而美丽的洞天。“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这两句描绘了禅境中的山神曾经献上这片土地,海众在此修行禅定。
“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这两句描绘了禅境中的钟声和磬声在山谷中回荡,楼台和泉流相互交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最后两句描绘了禅境中的高峰智者之塔与赤城相互连接,进一步强调了禅境的神秘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环境的热爱和敬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禅宗修行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创作背景
  
 史蕴的《国清寺》的创作背景与国清寺这座寺庙有关。国清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史蕴在游览国清寺时,被寺庙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庄严的人文景观所震撼,因此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冲动。
诗歌通过对国清寺周边景色和寺庙内部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好境界,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
若非逢圣祚,从自有嘉名。
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怕。
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 
           
                        
                        
                        
                            
                            
                           倦游老眼,放闲身、管领黄花三日。
客子秋多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 
           
                        
                        
                        
                            
                            
                           每逢胜境便勾留,稳藉篮舆作卧游。
画幛千林悬晚翠,风帘一桁破晴幽。
峰遮月角云低堕,石束山腰水倒流。
不信螺溪深百折,壑中藏得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