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八识诗》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
爱口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
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
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兄弟八人中一个特别精明能干,而其余七个兄弟都不如他。它采用富有寓言性的象征意象,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同时,诗人运用多种比喻和象征手法,寓言般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机智、果敢、执着,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社会批判。 第一句“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描述了八个兄弟中有一个显得特别精明,与其他兄弟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句“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精明的兄弟在家庭中的地位,他负责家庭的经济事务,而其他兄弟则向外谋生。 第三句“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这两句描绘了精明兄弟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才智,就像浩瀚的佛教经藏一样深不可测,就像七浪之景的风一样变幻莫测。 第四句“爱口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这句诗描绘了精明兄弟的执着和自我意识,他注重自我发展,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成为家庭的主导者。 第五句“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这两句诗描绘了精明兄弟的精神境界和修行成果,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像不动地的方舍藏一样坚定不移,最终达到了金刚道的终极境界。 最后一句“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诗人用大圆镜智来比喻精明兄弟的智慧和觉悟,他已经完成了无漏的修行,普照十方尘刹中,给人们带来示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了精明兄弟的智慧、执着、精神境界和修行成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的思考。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创作背景
《八识诗》由宋代的徐天锡创作,其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佛教的唯识学理论,特别是法相唯识学。这一学派认为人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五识,加上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识构成了人的认知结构,影响了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徐天锡在诗中通过对这八识的描绘,展示了人类认知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深奥哲理的赞美和敬畏。他借助诗歌的形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佛教唯识学的精髓,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的佛教文化、诗歌解析等方面的书籍。
诗词关键字: 家计 大圆 十方
相关诗词
  • 1
    [元]
    觉性从来具足,天真本自完全。
    浮生多被眼睛瞒。
    并月空花缭乱。
    八识元从孰起,六根本是谁般。
    豁然打破这疑团。
    吾道分明一贯。
  • 2
    [元]
    八识通知心已定,遍观物物皆阴。
    不如留意则追寻。
    水中闲养火,玉内要生金。
    直待阳纯丹不漏,恁时可称知音。
    超然云步上瑶岑。
    不劳极目望,自见好光临。
  • 3
    [唐]
    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
    旷然莲花台,作礼月光面。
    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
    摆落区中缘,无边广弘愿。
    长廊朝雨毕,古木时禽啭。
    积翠暧遥原,杂英纷似霰。
    凤城腾日窟,龙首横天堰。
    蚁步避危阶,蝇飞响深殿。
    大通智胜佛,几劫道场现。
徐天锡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