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穿楼》

四壁无遮碍,凭阑豁远胸。
何须高百尺,亦可卧元龙。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首句“四壁无遮碍,凭阑豁远胸”,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四壁无遮无碍,给人以开阔、豁达的感觉。作者倚着栏杆,视野开阔,胸怀也随之变得宽广起来。 次句“何须高百尺,亦可卧元龙”,是对首句的进一步阐释。即使不需要楼层高到百尺,也可以像三国时期的名将刘巴(元龙)一样,安然地躺在那里,不受拘束,享受自由。这也反映了作者渴望自由和不受拘束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所处环境的开阔、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诗人不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这正是他的高洁之处。诗中提到的“何须高百尺”也是一种哲理思考,即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可能带来虚荣和束缚,而真正的幸福应该来自内心的满足和自由。 在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读者,使人们不禁思考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幸福。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自由的向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四穿楼》是宋朝廖德明的诗作,然而很抱歉,暂时不太清楚它的创作背景,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需要考虑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如果您对《四穿楼》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进一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的文史研究者,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四壁 亦可
相关诗词
  • 1
    [宋]
    南北东西四望开,熙熙人似上春台。
    时平不用筹边策,閒看双江抱郭来。
  • 2
    [宋]
    陈子一亩宫,居来七十年。
    当其春盛时,庭花发幽妍。
    转瞩长养天,青子垂檐前。
    秋收备百礼,冬享意则虔。
    年来风雨凌,垣倒壁四穿。
    上漏下卑湿,败隙遥瞻天。
    三生结施仁,睹此殊兴怜。
    舍以呷条柱,俾之撑危颠。
    工师得大木,裁制精且专。
    尚欠栌与楣,况复栋与椽。
    再干大檀越,结此欢喜缘。
  • 3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