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益州司理刘大著寄惠筇竹杖》

虽胜斑竹与红藤,绝远羸躯岂易凭。
争得化龙归锦水,老身骑去见心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乐观情绪。 首句“虽胜斑竹与红藤”中,“斑竹”通常指的是湘妃竹,它与红藤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坚韧和耐久。诗人以此句开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即使生活环境再艰苦,他也能从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绝远羸躯岂易凭”一句中,“羸躯”指的是身体虚弱的人,“绝远”则表示艰难的环境,“岂易凭”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坚韧不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的精神。 “争得化龙归锦水”一句中,“化龙”是古代神话中的传说,常用来象征变化和成长,“锦水”则通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现在身处困境,他也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一句“老身骑去见心朋”中,“老身”指的是诗人自己,“心朋”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乐观情绪,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诗词关键字: 红藤 争得 斑竹
相关诗词
  • 1
    [唐]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 2
    [宋]
    益州桑柘雨,莘野稻梁秋。
    功业髯秋兔,行藏汗万牛。
  • 3
    [宋]
    二童一马,素琴独鹤,长与仙翁为伴。
    自从分付益州来,便蔚有、隆中人望。
    边烽白羽,军符赤籍,弄得不成模样。
    愿公福德厚如山,为扶起、坤陲一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