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玉堂岂必胜茅斋,误得虚名与谤偕。
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窥涯。
谤书堪丑毋庸辨,闷赋虽工未易排。
已设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起伏和心态调整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曾经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首联“玉堂岂必胜茅斋,误得虚名与谤偕”,诗人以“玉堂”代指官场,“茅斋”代指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官场生活并不一定比茅屋生活更美好,只是因为误得了虚名,才招致了诽谤和误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也暗示了名利场的复杂和艰难。 颔联“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窥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感受。这里,“法吏”象征着法律的严明和公正,“先生”则代表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诗人认为,自己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表现出了坚韧和毅力,就像被法吏淬磨的“角”一样,不屈不挠。然而,这种度量是难以被他人所理解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坚韧的自信,也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颈联“谤书堪丑毋庸辨,闷赋虽工未易排”,诗人表达了对诽谤的无奈和苦闷。他认为,诽谤就像“谤书”一样令人感到丑陋,但是无需去辩解。即使是用“闷赋”这样的方式来排解苦闷,也难以轻易地摆脱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诽谤的无奈,也体现了人生的艰难和挑战。 尾联“已设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诗人描绘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愿景,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他想象着已经为自己准备了“葛幮”(用葛布做的窗帘)、“菊枕”(菊花枕,象征着菊花之乡的无怀),过着舒适、宁静的生活。这里,“无怀”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社会形态,人们没有纷争和争夺,过着和谐、宁静的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曾经的经历和未来的生活愿景,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和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人的坚韧、自信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向往,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诗词关键字: 虚名 度量 必胜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