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洞霄宫》

洞霄之名天下闻,洞霄之职宰辅分。
闻名姓往未识面,寄禄于此徒纷纷。
身到仙关不如我,九虎迎门开锁。
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
风来万壑嘶松杉,水绕百折鸣嵌岩。
门前俗客自敛迹,不待立柱名隔凡。
群仙挽衣留我住,因一相逢忽相语。
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通过对洞霄宫美景的描绘和对游览洞霄宫的感受,表现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首先,诗人描述了洞霄宫的名称和职责,这是对环境的基本介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未曾见过面的人的期待,并借此表达了对洞霄宫的向往之情。 当诗人真正到达洞霄宫时,他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他描述了九虎迎门的壮观景象,以及六洞高人和三泉隐客的友好交往。这些描述生动地描绘了洞霄宫的神秘和美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诗人的描述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风光的敬畏之情。他描绘了风中松杉的嘶鸣和溪水百折的鸣响,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此外,他还描绘了那些不接待俗客的仙境,进一步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洞霄宫的留恋之情,并期待与同伴一同归去。这表现出他对洞霄宫的喜爱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宫美景的描绘和对游览洞霄宫的感受,表现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游洞霄宫》是宋朝诗人秘仲威所作的一首诗。洞霄宫是一个道教名胜,位于浙江余杭的大涤山中,据传为汉代天师道道士魏华存修炼的地方,因此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洞霄宫后有感而作。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这些都需要通过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由于我无法直接查阅到诗歌的内容,所以无法为您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集或文献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敛迹 松杉 宰辅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3
    [宋]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