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 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 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 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移家种竹》通过描绘移居后种种美好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首联“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描绘了诗人移居后的生活环境,有如湘川和辋川的竹林,充满了清幽和秀美。其中,“半似”和“半辋川”的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满意,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颔联“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描绘了诗人与竹林相伴的美好生活,饮酒赋诗,常常在诗中赞美竹林,酒酣之后又常常卧在竹根边,体现了诗人与竹林生活的亲密无间。
颈联“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来访,大家一起扫门延客,开辟径路,煮竹笋茶,或者尝试泉水的美好场景。这里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和与朋友相处的欢乐时光。
尾联“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忆起移居以来的生活已经十年了,竹林从树林中长出,又添了几梢的烟雾,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移居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创作背景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是明代文人吴僧定徵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明代著名画家、诗人)的竹庄有关。沈周曾在自己的庄园中种植了许多竹子,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诗画作品。吴僧定徵的这首诗就是次韵沈周的题竹庄诗而作。
在古代,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歌来互相唱和、交流感情。次韵诗就是一种和诗的方式,要求诗人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进行创作,对原诗进行回应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吴僧定徵的这首《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想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加。
半垄石田多种麦,一冬园树尚开花。
海天日暖鱼堪钓,潮浦船回酒可赊。
傍水人家无十室,九凭舟楫作生涯。
-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春透紫髓琼浆,玻璃杯酒,滑泻蔷薇露。
前度刘郎重到也,开尽碧桃无数。
花外琵琶,柳边莺燕,玉佩摇金缕。
三山何在,乘鸾便欲飞去。
-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春透紫髓琼浆,玻璃杯酒,滑泻蔷薇露。
前度刘郎重到也,开尽碧桃无数。
花外琵琶,柳边莺燕,玉佩摇金缕。
三山何在,乘鸾便欲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