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宿镇城寺》

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
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
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
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
作品赏析
这首诗《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风潮激荡的场景,寓言了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便形象地描绘了风潮的激荡,风挟带潮头,如猛兽下山,雷鸣电闪,大雨将至,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是社会现实的象征。诗人借风潮象征社会矛盾的激化,借雷霆大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的期盼。这里的天和地,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而念民物和限江湖,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江湖泛滥,民生物资匮乏,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潮的破坏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治水的建议。诗人期盼能够有人“凿堰流平”,引导洪水流向正确的方向,避免更多的破坏。同时,“颓堤浪入无”也暗示了诗人对那些导致洪水泛滥的腐败官员的痛恨。 最后,“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诗人因为无法入睡,频频询问时间,期盼天明,希望能够帮助白欲上人判断天气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风潮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言,展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腐败官员的危害以及民生问题的严重性。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关键字: 雨脚 潮头 上人
相关诗词
  • 1
    [明]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 2
    [南北朝]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 3
    [宋]
    元神夜夜宿丹田,云满黄庭月满天。
    两个鸳鸯浮绿水,水心一朵紫金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