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韦员外赴朔方》

白露边秋早,皇华戎事催。
已推仙省妙,更是幕中才。
出饯倾朝列,深功伫帝台。
坐闻长策利,终见勒铭回。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鼓励,表达了对于即将出征的将士们的敬意和期待。 首句“白露边秋早,皇华戎事催”,直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背景。白露时节,秋意渐浓,边疆的秋早,更显出将士们出征的紧迫。而“皇华戎事催”则表达了朝廷对于这次军事行动的急迫期待。 “已推仙省妙,更是幕中才”两句,诗人赞扬了将士们的能力和才干,他们已经被推举到仙省(指朝廷)担任重要职务,更是幕中的优秀人才。这两句也表达了朝廷对于他们的信任和期待。 “出饯倾朝列,深功伫帝台”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满朝文武都来为将士们送行,表达了朝廷对于这次行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深功”一词也表达了对于将士们立功的期待。 “坐闻长策利,终见勒铭回”两句,诗人鼓励将士们要坚定信心,采取有利策略,最终会取得胜利。这里,“坐闻”和“终见”表达了诗人对于将士们的信任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鼓励,表达了对于他们立功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对于这次军事行动的重视和支持。诗人用词简练、有力,情感真挚、强烈,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送韦员外赴朔方》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首先,这首诗是在唐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背景下创作的。当时,唐朝为了保卫边疆,经常派遣将士前往朔方(今宁夏地区)戍守。因此,这首诗描写了韦员外赴朔方守边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次,这首诗也与作者郑严的个人经历有关。郑严是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因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韦员外赴朔方守边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和对将士们的敬意。 综上所述,《送韦员外赴朔方》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以及作者郑严的个人经历和创作风格。
下一首
《无题》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隋]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
  • 2
    [唐]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 3
    [唐]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
    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
郑严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