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燕城读史》

始皇渡江项籍笑,魏朝失政高欢讥。
奸雄觇国自有在,岂必儒者能知几。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对秦始皇、项籍、魏朝等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 首句“始皇渡江项籍笑”中,诗人借秦始皇过江时项籍的反应来比喻某些人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动于衷或漠不关心。渡江象征着秦朝的衰落和新的时代的来临,而项籍的笑则暗示了他对这一历史巨变的无知或忽视。 第二句“魏朝失政高欢讥”则借用了魏朝的历史事件。魏朝的衰落和分裂是历史的必然,而高欢讥则可能是指某些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批评或嘲讽,但这种批评或嘲讽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第三句“奸雄觇国自有在”是对历史中奸雄行为的进一步批评。奸雄是指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窥视国家大势的人。这句诗表明,奸雄的行为是有其内在原因和逻辑的,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 最后一句“岂必儒者能知几”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这句诗表明,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历史和政治的深层次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而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历史的深层次含义。同时,也批评了奸雄的行为和无知,认为这种行为是有其内在原因和逻辑的。
诗词关键字: 儒者 奸雄 自有
相关诗词
  • 1
    [宋]
    细马缕金鞍,文星使可汗。
    袖中天诏重,帐外节毛寒。
    烽火燕城急,尘沙朔野宽。
    安边在大体,何必斩楼兰。
  • 2
    [宋]
    步凉颸绿野,锺鼓、园林。
    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堂阴。
    金鞭半横玉带,烨神人、风度五云深。
    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
    寿蒲香晚尚堪斟。
    梧竹对潇森。
    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
    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
    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 3
    [宋]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
    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水。
    险验成戡定,忧劳付纂承。
    百年余父老,呜咽望原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