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渡江项籍笑,魏朝失政高欢讥。
意思:秦始皇渡江项羽笑,北魏朝廷政事高欢讥讽。
出自作者[宋]罗公升的《燕城读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对秦始皇、项籍、魏朝等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
首句“始皇渡江项籍笑”中,诗人借秦始皇过江时项籍的反应来比喻某些人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动于衷或漠不关心。渡江象征着秦朝的衰落和新的时代的来临,而项籍的笑则暗示了他对这一历史巨变的无知或忽视。
第二句“魏朝失政高欢讥”则借用了魏朝的历史事件。魏朝的衰落和分裂是历史的必然,而高欢讥则可能是指某些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批评或嘲讽,但这种批评或嘲讽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第三句“奸雄觇国自有在”是对历史中奸雄行为的进一步批评。奸雄是指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窥视国家大势的人。这句诗表明,奸雄的行为是有其内在原因和逻辑的,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
最后一句“岂必儒者能知几”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这句诗表明,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历史和政治的深层次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而并非只有儒者才能理解历史的深层次含义。同时,也批评了奸雄的行为和无知,认为这种行为是有其内在原因和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