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经太华》

太华五千寻,重岩合沓起。
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
上有千莲叶,服之久不死。
山高采难得,叹息徒仰止。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为《咏华山》,是一首描绘华山雄伟气势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华山的高大、险峻,表达了对华山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首句“太华五千寻,重岩合沓起。”便直接点明华山之高峻,用“五千寻”来形容华山之高,极言其高,华山之高,衬以重岩叠嶂,表达出华山雄伟的气势。 “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这两句更是直接描绘华山的壮丽景色,华山之高峻,使其山影倒映在黄河之中,甚至延伸到了白云之外。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华山的高大,也展现了华山与黄河的壮丽景色,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华山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上有千莲叶,服之久不死。”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想象和向往。作者想象华山之巅有一千朵莲花状的石头,服食之后可以获得永生,这表达了作者对华山之神秘和神奇的向往。 最后两句“山高采不得,叹息徒仰止。”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敬畏之情。虽然对华山充满了敬仰之情,但却因为华山的高大而无法接近采摘,只能徒然叹息。这两句直接表现了作者对华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华山的神秘和神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高大、险峻、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华山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同时,也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向往,表现了华山的神秘和神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经太华》是唐朝诗人卫光一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诗人创作诗歌往往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测卫光一在创作《经太华》时,可能受到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对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感悟的影响。要了解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资料。
诗词关键字: 莲叶 叹息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 2
    [唐]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 3
    [唐]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卫光一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