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诈谁知诬子孟,奏陈直欲动山涛。 下机终不疑曾子,二主其明真察毫。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诚信和公正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于诚实和正直品质的赞美。 首句“书诈谁知诬子孟”,引用的是关于孟子被诬告的故事,表达了对于那些在背后造谣生事的人的鄙视。第二句“奏陈直欲动山涛”则是引用山涛处理奏章时的正直和公正,以此表达对于公正无私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下机终不疑曾子”,以及“二主其明真察毫”,分别引用了曾子和两位君主对于曾子行为的信任,以及对于细微之处的明察秋毫,进一步表达了对于诚信和公正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于诚信和公正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诚信和正直,不被流言蜚语所左右。这种对于诚信和正直的追求,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公正和和谐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