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洞霄宫》

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锁天分山,洞彻三茅地透东。
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香风。
茫茫世上寻云汉,何必仙宫胜此宫。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洞霄宫后所写的,作者对洞霄宫的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表达了作者对洞霄宫的意外之喜。作者历遍江湖,跋山涉水,本以为早已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了,但一到洞霄宫,却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是他以前未曾料到的。这句诗也暗含着一种哲理: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但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最精彩的还在后头。 颔联“山翻九锁天分山,洞彻三茅地透东。”直接描写了洞霄宫的山水之美。这里重峦叠嶂,九曲回环,大山连绵不断,仿佛把天都切断了;而这里的山水又是那么清透,三茅真人(即三茅真君)所居之地,通向东方,别有天地。这一联写出了洞霄宫的险峻壮观之景,同时也给人以缥缈玄虚之美。 颈联“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风。”进一步描绘洞霄宫的奇幻美景。山峦、树木的影子在风中摇曳摆动,就像夭矫的龙蛇在舞动;这里的风景仿佛有灵性,能晶荧的映照日月之光,带给人御风而行的感觉。这一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霄宫的奇幻景象,使人如临其境。 尾联“茫茫世上寻云汉,何必仙宫胜此宫。”作者在最后发出感慨:在茫茫人世间,哪里能找到像洞霄宫这样的仙境呢?这两句既是对洞霄宫美景的赞叹,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洞霄宫的喜爱之情以及向往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净土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霄宫的奇幻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洞霄宫的喜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生中最精彩的还在后头,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当下的人生。
创作背景
王学可的《洞霄宫》创作背景可能与他游历江湖,最终到达洞霄宫的独特经历有关。这首诗描绘了他历尽艰辛,遍历江湖,最终才到达洞霄宫的情景。他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他对洞霄宫美景的赞叹,以及对求道修仙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也透露出一种人生不易,修行艰难的感慨。
诗词关键字: 云汉 龙蛇 天分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3
    [宋]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