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洪庆观》
行到蓬莱第一宫,却惭仙路印尘踪。 界开形势崑崙水,送过烟岚黛嵋峰。 经夏定知非暑气,乘时犹逮看秋容。 不才佳景难为赋,空立斜阳倚瘦筇。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游蓬莱第一宫时的感想,诗中描述的蓬莱第一宫是一个壮丽的仙境,然而作者因为尘世间的束缚,难以登上仙境,只能借由诗来寄托自己的想象和感想。
首先,诗的第一句“行到蓬莱第一宫”,描述了诗人来到蓬莱第一宫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期待。第二句“却惭仙路印尘踪”,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与自己无法踏上这条仙路的遗憾,体现了作者对于仙境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界开形势昆仑水”,描述了蓬莱第一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昆仑山的水环绕着宫殿,体现了仙境的壮丽和神秘。第四句“送过烟岚黛嵋峰”,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山水景色,烟雾缭绕的山峰如同美人的眉黛,更加突出了仙境的美妙和神秘。
第五句“经夏定知非暑气”,描述了蓬莱第一宫的气候特点,虽然夏天已经来临,但是这里的气候仍然宜人,不同于尘世的炎热。第六句“乘时犹逮看秋容”,进一步强调了蓬莱第一宫的美丽和宜人,即使在秋天,这里仍然能够看到美丽的景色。
最后两句“不才佳景难为赋,空立斜阳倚瘦筇”,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蓬莱第一宫美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蓬莱第一宫的描绘,展现了仙境的美妙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踏上仙路的遗憾和无奈,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情感色彩。
|
创作背景
**《登洪庆观》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范仲淹的生活时代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范仲淹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而对外,契丹和西夏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这些困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试图进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历新政”。然而,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对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保守派的强大压力下,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范仲淹因此受到了打压,被贬放到河南邓州。《登洪庆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霜旄行郡试寻幽,一曲围垣绕县周。
山色迎人来黛嵋,河声惊梦撼黄流。
禹门水迥乡关月,济庙烟连草树秋。
遥指天南嵩洛近,烟云何处望神州。
-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
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大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
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
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
-
秋风吹征衣,我来亦何有。
长笑泉石间,邂逅得良友。
飞屐凌长烟,相与濯世垢。
净宇閟寒藤,杰阁架层阜。
登临意象宽,轩豁拟高厚。
江山来拱揖,似欲问安否。
岌岌环翠屏,蜿蜿托绿绶。
欣然为酬对,举此一杯酒。
憩心自莹莹,领要语不莠。
浩歌激岩谷,郎畅孤月口。
晴窗镜万类,忧乐随所偶。
向来事朱墨,伏案茧生肘。
郁郁成底事,一腹负百丑。
及兹谢尘绂,未及休五柳。
暂与真赏惬,荣辱已刍狗。
况复老烟霞,循寄日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