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阎生谈黄庭》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
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
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
自此日相亲,赤龙交黑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炼和道术的,它描绘了一个人通过诵灵文、辨识三一、悟道等过程,最终达到与神灵相交融的境界。 首两句“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描绘了主人公在茫茫的道术中摸索,通过诵念灵文(可能是某种神秘的经文或咒语),希望能找到指引,解决长久以来心中的困惑。这里的“灵文”和“久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希望和光明,后者则代表了主人公长久以来的困惑和失明。 接下来的两句“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描绘了主人公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不能辨识三一(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修炼方法或步骤),因此也就不可能再知道五(可能是指五行或五种基本元素,这些在道术中常常被用来解释世界和人的本质)。这里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修炼的困惑和无力感。 然后是“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描绘了主人公在困惑中找到了真正的指引,突然领悟到了某种奇妙的事物或景象。这可能象征着他开始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道术或修炼方法。 最后两句“自此日相亲,赤龙交黑虎”描绘了主人公从此与神灵相交融的境界。他与神灵的关系日益亲密,就像赤龙与黑虎的交融,象征着光明与黑暗、阳与阴的和谐统一,这是道术修炼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修炼过程中,通过诵念灵文、辨识三一、悟道等过程,最终达到与神灵相交融的境界。它充满了对道术的敬畏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困惑和挑战的深刻理解。
诗词关键字: 自此 相亲 不能
相关诗词
  • 1
    [宋]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麤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橅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 2
    [宋]
    阎生画竹旧所闻,望中一见遥可分。
    伊予不甚少佳画,犹爱气骨高出群。
    狂枝怒叶凌绢素,势若飞动争纷纭。
    蟠根数节出地度,上有积年苍蘚纹。
    森然直干忽孤耸,意恐出屋排浮云。
    秋风飒飒生左右,耳目洒落遗尘氛。
    乃知良工自神解,昧者倣习徒艰勤。
    子猷昔者得收玩,不患终朝无此君。
  • 3
    [明]
    十八学士瀛洲仙,文彩照世皆貂蝉。
    庙堂论道豁胸臆,作藩开辟神尧天。
    烈烈房与杜,树业光联翩。
    雅爱虞永兴,健笔铁可穿。
    褚公姚公才涌泉,早以儒术穷磨镌。
    二苏二薛何挺特,王门献纳相后先。
    主簿仓曹亦英俊,天策从事尤魁然。
    太学先生美双璧,参军襟度冰雪妍。
    宋州户曹最清简,一时风雅同高骞。
    朝谈黄石略,暮校白云篇。
    所思在经济,末艺焉足传。
    方今化雨清八埏,西堂进讲罗群贤。
    搜材直欲尽岩穴,拔擢远迈贞观前。
    画师殊有意,模写精丹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