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汉中城楼》

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
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
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
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
作品赏析
这首诗《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谷中藓径、高林、古木、雁行、云朵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藓径踏层斑”,藓径指的是长满藓类的路径,斑则表示路径上苔藓的斑驳,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藓径上,脚下苔藓斑驳,仿佛在感受岁月的痕迹。 “高林古木间”则进一步描绘了高耸的树林和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氛围。这句诗与“藓径”形成对比,一个是脚下的小径,一个是眼前的树林,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自然风景画。 “雁随平楚远”一句,描绘了大雁在平旷的树林上空飞行的景象,平楚指的是茂密的树林,远则表明了大雁飞行的距离之远。这句诗将大雁与平楚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动态感的画面。 “云共太虚闲”一句,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绘了云朵与广阔的太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句诗以“太虚”为背景,使云朵显得更加闲适和自由,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景,通过藓径、高林、古木、雁行、云朵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清旷之地的向往和对名路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一句“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投身清旷之地,对于名利之路已经无颜面对。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内心态度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旷之地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词关键字: 古木
相关诗词
  • 1
    [宋]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
    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
    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
    憔悴黄花总带愁。
    古曜半升箕斗隐。
    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
    可怜西北起烽烟
  • 2
    [唐]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
    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
    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
    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
    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
    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
    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
    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
    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 3
    [宋]
    画隼精明破晓暾,恰逢寒食过江村。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
    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
    柳营一饱源头看,夜雨新肥拍岸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