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冤妇行》

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
淑性自天与,少小传令嘉。
孝爱亲党重,巧慧闾里夸。
其母最娇怜,看若眼下花。
自从挣冠笄,未始离窗纱。
读书佩箴戒,举止无纤瑕。
求媒不自审,得婿非良家。
如以琼树枝,使之并蒹葭。
忆初行嫁时,遗赠矜豪华。
明珠蹙袿裾,杂宝装簪珈。
余赀讵可数,但较辇以车。
其姑本寒种,贪壑常谽谺。
得妇不问好,求索惟无涯。
侍奉四五年,叫物愈饿鸦。
百欲一不应,用毒同{尴监换虫}蛇。
岂惟被诟辱,抑亦遭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品行高尚、才貌出众的西邻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中通过对女子的外貌、性格、行为、遭遇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好品质和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淑性自天与,少小传令嘉。”通过“婉婉”、“韶颜”等词,描绘了女子的美好形象,如同朝霞般绚烂。而“淑性自天与”则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天生的美好品性的赞美。 颔联“孝爱亲党重,巧慧闾里夸。”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优秀品质,她孝顺父母,关爱亲友,聪明伶俐,让乡里都为之夸赞。 颈联“其母最娇怜,看若眼下花。”描绘了女子的母亲对她的疼爱,把她当做眼里的明珠。这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家庭的温馨和睦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女子出嫁后的遭遇。“自从挣冠笄,未始离窗纱。读书佩箴戒,举止无纤瑕。”这些描述表明女子婚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品行和教养,但她却无法摆脱不幸的命运。“求媒不自审,得婿非良家。”表明女子在选择配偶时没有慎重考虑,结果嫁给了不良之人。 随后,诗人描述了女子婚后生活的艰难。“侍奉四五年,叫物愈饿鸦。”表明女子婚后几年内一直遭受婆婆的虐待,生活十分困苦。 最后,“百欲一不应,用毒同{尴监换虫}蛇。”这两句直接描述了女子的悲惨遭遇,她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婆婆都不予满足,甚至用毒辣的手段伤害她。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和叙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通过对女子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道德沦丧的问题。这首诗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词关键字: 闾里 自审 遗赠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