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
离情怆宸掖,别路绕关梁。
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
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之情。 首先,“帝子今何去”表明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今何”二字突出了离开的突然和匆忙,暗示了帝子的离去并非自愿或无意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帝子离去的无奈和不舍。 “重姻适异方”一句,揭示了离别的缘由。重姻指的是婚姻关系,可能是帝子与某人的婚姻,而异方则暗示了离别的地方并非在自己的国家或地区。这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沉。 “离情怆宸掖”一句,通过“离情”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怆和痛苦。宸掖是指皇帝的宫庭,诗人以此代指帝子的所在地或工作场所。这表明诗人对帝子离去后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关切和担忧。 “别路绕关梁”进一步描述了离别的情景。“绕关梁”不仅指道路曲折漫长,也暗示了离别过程的艰难和漫长。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痛苦。 “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园中柳”比喻与帝子关系亲密的人或事物,“陌上桑”则比喻帝子离开后的新生活或工作环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中的“愿黄鹤”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帝子离去后的思念和牵挂。“东顾”暗示了诗人只能在帝子离去的地方回忆往事,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忆回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帝子能像黄鹤一样回到自己的身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典故的运用,使诗中的情感更加真挚和深沉。
创作背景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的创作背景与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外交政策有关。唐朝时期,西与吐蕃(今西藏地区)有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为了维护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皇帝决定将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王,以此来巩固两国的联盟。 这首诗是唐朝大臣马怀素为送别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而创作的应制诗。作为一首应制诗,它既表达了对皇帝决策的赞美,也描绘了金城公主离别的情感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团结和国家和平的期盼。同时,通过借用“少女风”等意象,诗人也展示了金城公主高贵圣洁的形象和她在秋天西风中的远行壮举。
诗词关键字: 离情 黄鹤
相关诗词
  • 1
    [清]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 2
    [唐]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 3
    [南北朝]
    孤烟起新丰。
    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
    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
    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
    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
    桂折意谁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