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秦诏》

山流濯幽阬,铜篆发古耀。
我行奉天县,叟以百钱糶。
读之乃二世,元年所刻诏。
谓法度量者,尽始皇帝造。
辞止曰皇帝,久远若为道。
乃命斯去疾,具述纪其右。
文章既精简,字画亦佳妙。
亥尔何等人,敢作万世调。
其为者非是,所累才一庙。
区区颂微末,回首皆可吊。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
漂流落芒壤,千载厄潜奥。
乃知天宇内,事有不可料。
此物今何为,惟助观者笑。
作品赏析
这首诗《山流濯幽阬,铜篆发古耀》是一首对历史文物铜篆文的赏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流中濯洗的幽深阬谷,铜篆文在古耀中闪耀的场景,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中提到了作者在奉天县遇到的一些事情,其中一位老人以仅值一钱的铜篆文为宝,这反映出人们对于历史文物的珍视和尊重。 诗的主体部分是对铜篆文的解读,它揭示了秦始皇时期法度量的创造,以及李斯等人的贡献。文章精简,字画佳妙,这反映了秦朝文化的繁荣和精细。然而,作者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认为那些肆意篡改历史的人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这种行为是毫无价值的。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尽管铜篆文被视为珍宝,但由于其被视为无用之物,无法引起士兵的兴趣,最终被遗弃在荒野中,千年以来一直被埋没。这反映了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漠视和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铜篆文的解读和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通过诗的语言和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词关键字: 观者 万世 度量
相关诗词
  • 1
    [宋]
    峥嵘大千界,等是菩提乡。
    昆虫暨草木,各放无边光。
    而况佛之觉,灵明亘十方。
    化身三昧火,骨节金弥刚。
    累累灿五色,珠玑斗斛量。
    宝传百世后,伽蓝深秘藏。
    锦官岌浮图,直上干穹苍。
    中有坚固子,示现尤非常。
    朝来八级内,明灯忽煌煌。
    胥隶走惊诧,观者即堵墙。
    初疑伏萤过,显没何微茫。
    继如两星出,左右争飞扬。
    是时霁雾敛,若木升太阳。
    傥非照耀成,不知果何祥。
    西南一都会,广开选士场。
    定应得奇子,归美报君王。
  • 2
    [宋]
    不识岩头密启处,刚言悟得仰山禅。
    遮场败露难遮盖,留与儿孙万世传。
  • 3
    [宋]
    北风浩荡沧溟阔,千万军声夜潮聒。
    翻空浊浪鼓雷霆,舟子停兰面如血。
    龙门有客何狰狞,弩目张胆殊不惊。
    桅樯破浪裂洋岛,直欲下举空蛟鲸。
    我之钓兮非世比,新月为钩索霞绮。
    先拗虹昭然为钓竿,却把鹍鹏作香饵。
    欲垂未垂号鬼神,星斗无兴天地昏。
    海灵活乞命免生死,一钩连六酬衔恩。
    我公万里风烟伯,度量汪汪寰海窄。
    蟠胸高耸蓬莱山,壮气直吞云梦泽。
    恩波万壑奔洪流,风帆浪楫交觥筹。
    金鳞照日巨如斗,四海触物无虚舟。
    我生本是钓鳌客,几岁滩头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