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炼丹台》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寻访陶隐居的景色和感受的诗。陶隐居是诗中的地名,指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古迹,指陶隐居所在的山中多有历史遗迹。青障、白云、沧洲等词语描绘了山中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诗人抚摸着青翠的山障,清冽的泉水,白净的苍壁,这些都是山中常见的景物,但诗人却赋予了它们人的形象,用“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来表达它们的美好和静谧。 诗人穿过一座碎玉桥后,就来到了陶隐居的门前。此处,“入经碎玉桥”和“便是幽人宅”相互呼应,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体现出诗人对陶隐居的期待和兴奋。 “仙人昔炼丹,嶙峋一卷石”和“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句,诗人通过描绘仙人炼丹的地方和山峰的高度,表达了对陶隐居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是对山中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万籁俱寥寂”则描绘了山中环境的静谧,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清幽的世界。诗人坐在石头上,耳边只有松风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美好。诗人长啸一声,白云飞来,催生了诗情,于是诗成寄给谁呢?只有贞白知道。结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景色和陶隐居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诗人的行动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吴通的《炼丹台》是一首描写山中寻访仙人隐居地的诗歌。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在山中寻找仙人炼丹的地方,描述了山中的美景和仙人炼丹的遗迹。其中,“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表明作者寻找的是陶弘景这样的仙人隐居地,而“仙人昔炼丹,嶙峒一卷石”则直接提到了仙人炼丹的场景。 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对山中仙人隐居地的向往和寻找,以及对仙人炼丹的神秘场景的描绘。同时,诗歌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词关键字: 万籁 炼丹 长啸
相关诗词
  • 1
    [明]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 2
    [宋]
    羽客何年此炼丹,尚留空灶镇孱颜。
    云中鸡犬仙应远,山下鹅羊石转顽。
    湘渚几因沧海变,辽城无复令威还。
    何年仙驭还来此,尽遣飞腾上九关。
  • 3
    [唐]
    炼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
    问我草堂有卧云,知我山储无儋石。
    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吴通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