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涘字》
重九开科历,千龄逢圣纪。 爰豫瞩秦垌,升高临灞涘。 玉醴浮仙菊,琼筵荐芳芷。 一闻帝舜歌,欢娱良未已。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重阳节和开科取士。首先,诗中描述了重阳节的盛况,这是历朝历代的重要节日,也是皇帝亲自参与的节日。接着,诗中提到了开科取士的情景,这是为了选拔有才干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基础。
在诗中,作者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场景,通过描写秦垌和灞涘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还提到了仙菊和芳芷这两种象征长寿和美好品质的植物,暗示了开科取士的目的不仅是选拔人才,更是为了培养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才。
最后,诗中用舜帝的歌唱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舜帝是中国历史上的贤明君主之一,他的歌声被广为传唱,代表着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中说一听到舜帝的歌声,欢娱之情就油然而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对节日、对人才的热爱和敬意,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
创作背景
岑羲的《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涘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帝王的喜好有关。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帝王贵族的推崇和赞赏。因此,许多诗人会应帝王之命进行诗歌创作,以歌颂帝王的功德和国家的繁荣。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的一次临渭亭登高活动有关。在这次活动中,岑羲作为文人墨客之一,受命参加了应制诗歌的创作,以歌颂唐玄宗的英明领导和国家的昌盛。因此,这首诗的内容可能涉及对唐玄宗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描述。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诗歌鉴赏类书籍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证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