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太华山寺》
石床横架万峰西,海上双珠入户低。 自是山中无玉漏,朝霞还有碧鸡啼。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诗中描绘了石床、万峰、海上双珠等壮丽景象,同时又以玉漏、朝霞、碧鸡等象征着时间和命运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的石床横架在万峰之间,低垂的门楣仿佛可以看见海上的双珠。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雄壮而又神秘的感觉,仿佛诗人正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俯瞰着壮丽的自然景色。
“海上双珠入户低”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双珠的美丽与石床的神秘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入户低”的描述也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仿佛双珠的光芒正在石床的门楣上闪烁。
接着,“自是山中无玉漏,朝霞还有碧鸡啼”两句诗,揭示了自然和人生的哲理。这里“自是山中无玉漏”是对山中特有的自然环境的描绘,说明山中没有像城市那样的计时工具来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而“朝霞还有碧鸡啼”则通过朝霞和碧鸡的啼叫来象征时间和命运的变化。在这里,诗人暗示着时间总是在不停地前进,无论人们是否察觉,它都在不停地改变着一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象征着时间和命运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使得诗歌既有艺术美感,又具有深刻的内涵。
|
创作背景
《宿太华山寺》的创作背景与张佳胤的人生经历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有关。具体背景如下:
1.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张佳胤一生热爱自然山水,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情感寄托。他在游历太华山时,被太华山的美景所吸引,决定留在山寺过夜,从而有了这首《宿太华山寺》。
2. 人生经历的影响:张佳胤在明朝为官,经历了不少政治斗争和波折。他的诗歌中,往往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宿太华山寺》中,他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若梦的感慨。
综上所述,《宿太华山寺》的创作背景源于张佳胤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他的人生经历。
相关诗词
-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