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伏波岩》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
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
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
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铜柱戌浪泊,楼船下湟水。
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
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通过对悬壁、江流、山洞、侧窦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叹。 首段描述了悬壁高耸入云,江流环绕其脚下,仰视只见天际,森然秀美耸立天地之间。这种气势磅礴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壮丽。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详细描绘了洞中深邃的通道和各种奇特的侧窦,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奇幻。然而,诗人也惋惜地提到洞穴中的题识过多,使得自然之美被破坏。 诗人的想象力和感慨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他想象如果能有巨灵凿将崖谷的耻辱永远削去,那么自然之美将更加纯粹。同时,他也缅怀了两座伏波山,讲述了它们的历史和事迹。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山头的博德庙,如今已成为文渊寺。他表示如果人们不相信他的诗,可以去查阅历史书籍。这既是对自己诗歌的自信,也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的想象力和感慨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崖谷 悬壁 楼船
相关诗词
  • 1
    [元]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
    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
    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
    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
    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 2
    [唐]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 3
    [宋]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