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

丹中神水与华池,学者如麻悟者稀。
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
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
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修道者修炼丹药过程的诗,通过描述丹药和华池神水的关系,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艰难和需要悟性的特点。 首先,“丹中神水与华池”形象地描绘了丹药的制作过程,就像将神水与华池的水混合在一起,以创造出具有神奇力量的丹药。这种形象化的描绘让人联想到修道者通过内炼的过程,通过调和自身的精气神,最终炼成丹药。 “学者如麻悟者稀”表明修炼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许多人尝试修炼,但真正能够领悟其中深义的人却很少。这反映了修道之难,需要修道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悟性。 “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这两句诗强调了修炼的关键在于调和气精,把握造化,但气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深微的铅汞之道需要去探索。铅汞是道教炼丹术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阴阳调和、水火相济的道理。 “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这两句诗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有些人因为走错了路而产生了错误的观念,那么如何找到正确的道路呢?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指导我们走向大道的人? 最后,“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这两句诗表达了修道者之间的缘分和机缘的存在。今日相逢,是因为我们前世就有缘分,容易地就能分享天机。这暗示了修道者之间的默契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修道者修炼丹药的艰难和需要悟性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修道者之间的缘分和机缘的存在。它提醒我们要有耐心、悟性和勇气去探索和追求真理。
创作背景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是宋朝诗人吴误的一篇诗作。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目前没有更多的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我无法直接给出确切的创作背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风格和主题,结合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推测和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表达的情感、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等。这些元素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情感有关。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并推测出诗歌的创作背景。 总之,对于《书渔庄邂逅录卷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诗词关键字: 天机 迷途 造化
相关诗词
  • 1
    [唐]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 2
    [宋]
    他日东坡誉子文,澜翻健笔欲凌云。
    决科正尔真余事,射策如何但报闻。
    诡御获禽虽可鄙,挽弓射叶亦徒勤。
    莫辞更拟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 3
    [唐]
    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如今寒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