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长途一缕蚀山腰,麕至时逢伐木樵。 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 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 ¤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景色和生活,展现出清新自然、宁静淳朴的风貌。诗中以长途跋涉的山路为引子,通过描绘山林、伐木、村落、溪流、桥梁等景象,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画卷。
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尤为出色,运用了对仗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区的景象和气候特点。颔联“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用地僻、溪多来形容山区的偏远和清幽,突出了这里的宁静和淳朴。颈联“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则用小园、花相接来形容山区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远望重重雪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悟和思考,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情感。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诗中的景色和生活状态历历在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袁中道的《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是在明朝创作的一组诗。这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袁中道的旅途经历和感受。他沿着芜湖到新安的路线行进,途中经历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不同的地方风情,这些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同时,明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为袁中道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和氛围。总的来说,这组诗是袁中道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的表达。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