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
山花弄春妍,紫雾巧映带。 凝羞香乍吐,颦蹙有余态。 芍药畏阳艳,愁红争敛黛。 幽姿小嫣然,已复倾下蔡。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花烂漫的美景,用紫雾映衬,使得山花更加娇艳动人。接着诗人以羞怯的芍药为对比,突出了山花的风姿卓越,倾倒了下蔡的美女。整首诗辞藻华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山花弄春妍”中,“弄”字用得非常巧妙,生动地表现了山花在春天里绽放的生动景象。“紫雾巧映带”则描绘了紫雾缭绕的景象,为山花增添了神秘感和层次感。
接着,诗人用“凝羞香乍吐,颦蹙有余态”来形容山花的含羞绽放,以及散发出的芳香。这里的“颦蹙”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含苞待放的姿态,给人以婉约之美感。
然后,诗人以芍药为对比,“芍药畏阳艳,愁红争敛黛”,烘托出山花的娇艳。芍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畏惧,而山花却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绚烂。这里的“愁红争敛黛”形象地描绘了芍药的羞涩收敛,与山花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幽姿小嫣然,已复倾下蔡”中,诗人以“幽姿”形容山花的优美姿态,“小嫣然”则表现了山花的可爱之处。而“已复倾下蔡”则用倾倒了下蔡的美女来形容山花的美貌无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山花烂漫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创作背景
《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是宋朝诗人李吕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如下:
1. 自然环境:诗中的“含笑花”可能在李吕家的庭院或花园中盛开,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含笑花形态优美,花瓣含苞欲放,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能引起诗人的注意和赞叹。
2. 个人情感:李吕可能借含笑花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心境。含笑花含苞不放,寓意着含蓄、内敛的美,可能与诗人当时的情感或心境相契合。
3.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借物咏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李吕的《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也可能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作的。
请注意,以上只是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根据李吕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诗词
-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