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斋学者》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和名利追逐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彰显了对于孟子和伏羲易理中倡导的内心寻求和自我反省精神的赞美。
首句“孟氏求放心”,引用了孟子的理念,即人应该寻求内心的安宁和良知。孟子的这种理念,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需要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平静和真实。
次句“羲易戒迷复”,提到了伏羲的易理,倡导人们要避免迷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末两句“可叹声利场,纷纷竞驰逐”,描绘了世俗社会的名利场,人们纷纷争名逐利,陷入纷扰。诗人用“可叹”表达了对于这种现象的深感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引用孟子和伏羲的理念,对比世俗的名利追逐,强调了内心寻求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深深关切。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创作背景
《复斋学者》的创作背景与李吕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李吕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外敌入侵,国内也有各种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学者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具体到《复斋学者》这首诗,李吕通过赞美复斋学者的品质,表达了对当时学者的敬意和对学术文化的重视。同时,诗歌也可能寓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的批评和反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
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
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
道心非动静,学者何难易。
痴云欲扫除,迅霆无异拟。
无妄而徵疾,勿药斯有喜。
一轮秋月明,云为岂思虑。
太极奚可图,可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可太息。
何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
胡为复作图,交扰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
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
哀载复哀哉,太息复太息。
-
兰畹炎飚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余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燿满纱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