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制置夏节使》
丙申蚩尤临蜀口,三十年余遭践蹂。 当时五十郡全军,兵与民财堪著手。 锋旗戊午肆长驱,江北江南分战守。 彫瘵仅存六州,鸿雁飞鸣孤夜吼。 先生受任势凌兢,仓扁视证亦惊走。 无麪餺飥难支撑,将勇兵强民力阜。 前贤用蜀当优游,先生端力排纷纠。 农炊岂暇劝加餐,春风未始一杯酒。 公心只有天地知,虽处艰关安且久。 事不辞难功不矜,节度枢垣亦廉取。 天下都统捧霞觞,先生一人更谁有。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和人物品质的诗歌。诗歌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和灾难,以及人民遭受的痛苦和苦难。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一位受任于危难之间的先生,他英勇无畏、公正廉明,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安定而努力。
诗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在战争的背景下,先生的形象更加凸显,他的公心、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力量和信仰。
同时,诗歌也通过描绘先生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和思想感情,即忠诚、公正、廉明、英勇、爱国等。这些价值观和思想感情,不仅是对个人的颂扬,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肯定和弘扬。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同时也启示人们珍惜和平、追求公正、弘扬民族精神。
|
创作背景
《寿制置夏节使》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为了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要对宋朝的历史和文人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宋朝是一个文人地位较高的朝代,文人间的诗歌酬唱、寿诗赠答是很常见的社交活动。同时,宋朝也经常面临外族的侵扰,所以有很多关于战争和边疆防守的诗歌。
阳枋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涉及历史、政治和社会现实。
综合以上因素,《寿制置夏节使》很可能是阳枋为某位在边疆防守或有战功的制置使(宋朝的一种军事官职)所作的寿诗,旨在赞美其英勇和智慧,同时也可能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繁荣的祝愿。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与这首诗相关的文献或研究资料。
相关诗词
-
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
淮堧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
那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
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禽歌即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
六弧标庆当拨度,载途鼎沸歌谣声。
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
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
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心廷。
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
淅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
强敌逆天久就厌,力困尚逞牙距狞。
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
-
洙泗之根枯无芽,千五百年复生花。
章通句解到圣处,格高调古意易差。
南岳一登光万丈,下照百物穷幽遐。
天公欲振斯文绪,卓尔大雅生长沙。
淡如清庙有遗味,粹如白璧无纖瑕。
周旋礼乐今冠冕,弹压妖怪古镆铘。
翱翔秘馆育仪羽,岌页殿中峨触邪。
忽惊云雾蔽日月,一落湖海潜烟霞。
浮言既空望逾远,欻起仍乘使者车。
急祗临遣护襄汉,旋奉温诏来三巴。
春风所及自和气,坐令四境还桑麻。
五月渡沪臣敢惮,昼日三接恩意加。
皇心念尔蜀父老,因以与尔毋咨嗟
-
金台前梦杳无踪,一阻云山莫计重。
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
燕南落日车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
明日去留牵世务,灯前谈笑且从容。